福贡县亚坪村: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,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

2024-01-12 10:02:40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走进福贡

图片

近年来,福贡县坚持把学习推广“四下基层”作为重要抓手,聚焦人居环境整治,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,乡村风貌焕然一新。走进福贡县鹿马登乡亚坪村,干净的民宅庭院、整齐的竹篱笆、连片的草果……一幅村庄美、产业兴、生态美的乡村新画卷正在峡谷大地徐徐展开。

图片


走进亚坪村亚坪小组,在小组长的带领下,村民们三五成群,有的扫地、有的清理沟渠、有的拔除杂草,在欢声笑语中,一条条干净整洁的乡村小道呈现在眼前。自亚坪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以来,在党员的带领下,群众积极参与,“大扫除”成了亚坪村干群们的一项日常工作。

微信截图_20240112100934.png

,时长
亚坪村亚坪小组村民 迪路恒:以前我们这里条件比较艰苦,环境卫生也不好。现在环境也好了,条件也好了,群众的生活好了,群众们也很高兴。

图片

为提高群众的积极性,亚坪村多措并举,按照村民小组划分区域,每周一、三、五集中组织干部群众打扫卫生,并将“讲卫生”的习惯根植于群众心中。

微信截图_20240112100708.png


亚坪村党总支书记  肯里海:“我们村也定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观摩评比活动,学习好的东西也指出不好的地方,这样坚持下来以后,老百姓也从思想上有改变,知道人居环境的重要性。我们村还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融入我们傈僳族的歌舞中,编制了‘扫地舞’‘美丽乡村’弹唱这些作品,大大提高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。”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据了解,2021年至今,亚坪村完成184户破损房屋修建,新建120间圈舍和污水处理网4000米,种植树木3000余株,建设完成3个多功能停车场、1个村民健身活动场所,积极探索农村厕污资源化利用模式,推行生活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,村民整体生活环境明显改善。

图片


图片

沿着村道而上,是连片种植的草果、茶叶、核桃等,不仅扮靓了村貌,也鼓了群众的钱袋子。截至目前,亚坪村共种植草果25000亩、重楼300亩、茶叶1650亩、核桃1500亩,2018年至2023年,亚坪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900元增加到16000元,人均纯收入翻了两番。
村里产业发展越来越好,让不少在外务工的村民选择返乡。2021年,在外务工的亚坪小组村民丰里珍也从外地返乡发展产业,除了种植业,她也利用自家房屋开起了小卖部,每年在村里就可以收入近9万元,不仅可以照顾到家人,也有了稳定的收入,真正做到在“家门口”实现了稳定就业,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亚坪村发展的红利。今年,丰里珍还准备在村里开一家饭店。

图片

近年来,亚坪村党总支全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,通过抓实“党建+乡村振兴+人居环境提升”工程,实现房屋错落有致,风貌统一,道路宽敞,绿树成荫,先后获评国家森林乡村、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、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、云南省乡村振兴“百千万”工程精品村。

微信截图_20240112100301.png

,时长

亚坪村党总支书记 肯里海:我们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以党员示范带头,实行网格化管理,划分区域、责任到人。同时,制定了村规民约,引导村民自觉落实“门前三包”。经过近几年的努力,我们亚坪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群众满意了,我们的工作动力也更强了。

图片

如今的亚坪,人居环境持续改善,美丽村庄焕然一新,特色产业带动增收,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,而这只是福贡县的一个缩影。

图片

福贡县以人居环境整治为切口,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、生态资源、民族文化资源、特色旅游、特色农业等优势,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把风景变成产业,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,广大人民群众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。

福贡县融媒体中心 李 萍 徐进春 报道

排版:李玉花    责编:杨   旭   编审:刘文青


新闻热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