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走基层丨又见迪支堆 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

2024-01-24 16:19:50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福贡石月亮网

封面

2019年第一次遇见迪支堆时,他是一名身残志坚的致富带头人,5年后,再次走进他家,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1.jpg

在决战脱贫攻坚、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,福贡县涌现出了一大批脱贫致富能手,鹿马登乡布拉底村命谷小组村民迪支堆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,他和朋友们一起成立了福贡兄弟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,依靠养殖土鸡和经营一家便利店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。刚到迪支堆家路口,远远地,他就赶上来和我们热情地打招呼,把我们迎进他的家里,妻子在自家开的早点铺里忙碌着,为店里的客人做着美味的米线。

现场声.png

记者 马星星:迪大哥,好久不见了,最近过得怎么样?

迪支堆:最近过得可以的。

记者 马星星:那个原来的小超市是没在开了吗?

迪支堆:哦,小超市是2020年之后就不开了,因为我到学前点去当志愿者了,后来这里就给我媳妇(开米线店)。

6.jpg

迪支堆告诉记者,这几年,福贡的劳务经济发展得好,村里好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,他也想要出去,可是身体残疾,加之家里有老人小孩需要照顾脱不开身,只能想办法,动脑筋在村里好好生活下去。

7.jpg

迪支堆妻子 恰阿妹:我在家里卖米线,没有出去外面打工,一来卖米线收入也有五六万,再者在家可以照顾老人小孩儿,觉得心里还是满意的,我老公在干布幼儿园当志愿者老师,一个月有三千块的工资收入,一家人日子过得还算不错。

都说离开家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的人需要很大的勇气,可依然选择留守在家乡的他们又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勇敢呢。2020年的一则招聘信息映入了迪支堆的眼帘,鹿马登乡在招聘幼儿园志愿者老师,迪支堆心想,自己读过书,可现在村子里有很多小孩都没有机会入园,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为孩子们授课是件多好的事啊。

迪支堆1.png

迪支堆:说起么胆子也是很大的,没有什么工作经验,然后就去报名这个学前点(干布幼儿园)的志愿者去了,也是很荣幸能够聘上这个岗位。还有我的想法是:自己也学了几年的书,我想把自己的知识传达到小朋友身上去,让小朋友们从小,从幼儿园就获得知识。

3.jpg

怀着一腔热情,2020年9月份,迪支堆正式踏上了幼儿园志愿者老师之路。本以为教幼儿园小朋友,应该是很轻松愉快的工作,可真正走上了讲台,迪支堆依旧感到了困难重重,小朋友的不适应,生活习惯的手把手培养,幼儿园的硬件条件,语言不通等等问题都成了压在迪支堆心里的大山。

迪支堆2.png

迪支堆:迪支堆:刚开始还是挺不习惯的,但是后来经过学校的培训,同事之间的交流,一整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来,现在还是觉得可以了,挺喜欢这份(职业),从开始到现在我已经干了四年了。

2.jpg

在一师一校的坚守中,教育之光永不熄灭,在一师一校的辛勤耕耘下,孩子们收获了无限可能。四年的时间,迪支堆已经带出了四届16名毕业生,16个小朋友已经穿上了鹿马登完小的校服,有的已经成为了优秀的少先队员,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。当我们问到迪支堆是否愿意一直干下去时,他是这样说的。

4.jpg

迪支堆:我是一名基层党员,只要国家需要,小朋友们需要,我们这个村委会需要,我就要把它一直做下去。

无论是曾经的致富带头人,还是现在的志愿者老师,无论身份如何转变,迪支堆想要村子里的生活更好的初心不变。他告诉记者,今年,我最大的新年愿望就是想要学习更多的技能,利用空余时间把直播带货做起来,让更多的外地朋友吃上我们这边的土特产,这样不仅能够不断提升自己,还能让村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。他如同逆境中绽放的奇迹花朵,面对命运的挑战,依然用微笑和坚守诠释生命的力量。

 福贡县融媒体中心 马星星 蜂雪 李俊雄 安格兰 报道

排版:蜂雪 责编:杨旭 编审:刘文青


新闻热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