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春走基层 | 肯利小:守护绿水青山的“卫士”

2024-01-25 09:34:45 浏览:{{ hits }} 来源:福贡石月亮网

封面

今天去的有点远,中午就不回来了。”“今天天冷,帽子、手套要戴好。还有给你备好的干粮别忘了,骑摩托车慢点……”每次出门巡山前,肯利小的妻子批早堆都会倚在门前啰嗦一阵,望着远去的摩托车,批早堆心里总是多了一份牵挂。

今年44岁的肯利小,自2014年担任上帕镇达普洛村护林员以来,便将“守绿、护绿、增绿”责任扎根于心。

护林员作为森林资源管护的第一道防线,栉风沐雨,与山为伴,以林为家,护卫一草一木,除了每天巡山,还走家窜户,宣传林业法律法规,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绿水青山。

福贡县达普洛村有5个林木片区,肯利小是第二林木片区的网格护林员,他所管护的林区面积有2236.1亩。第二林木片区地形地势复杂,植被茂盛,以杉木、马尾松树种为主,曾经靠山吃山的观念,导致群众乱砍乱伐现象时有发生。遇上极端干旱天气,一点火星就能引发森林火灾,森林资源管护压力大。

“组织给了我护林员这个岗位,我就要守护一方平安……”一早,肯利小穿戴好巡护设备、打开林长制巡护系统APP,与妻子叮嘱一番后,就开始了日常巡林工作。行走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,肯利小那身橙色工作服显得格外亮眼。

肯利小:“你们今天烧秸秆,和小组长报备过了吗?”

“放心吧,已经报备过了,村里面的广播天天喊,森林防火可不能当儿戏!”

当地村民都说,肯利小在达普洛村是“措吾措抵”(傈僳语:群众威望高的意思)。面对新形势下的护林工作,肯利小一方面用好自己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势,另一方面把握村民小组会等时机,耐心向村民宣讲新形势下的法律和政策,有时还自编通俗易懂的防火宣传顺口溜,让村民入脑入心。

达普洛村总支部书记庆友生 在我们村,随便找个村民,对森林防火、林木砍伐方面的法律、政策,张口就来。”

傈僳族传统节日阔时节及婚丧期间,不少村民会燃放大量炮竹、烟花,导致严重的火灾隐患。肯利小明白,当传统习俗遇上森林防火要求时,管,会被很多人反对、误解甚致恶语相告;不管,就是失职!在他看来,宁可自己饱受白眼,也不能留下火灾隐患。

上帕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邓世龙 肯利小自担任护林员以来,他在林长制巡护系统平台上是最活跃的,出巡率达到98%以上,在他辖区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破坏森林资源事件和火情火警。”

上帕镇党委委员、副镇长 邓世龙不要小看护林员,真正干好不容易,特别是如今的林长制‘管理网格化、智慧监测化、绩效目标化’,业务培训、巡护率达标、山林管护等工作要求,护林员工作量比以前增加很多。加上护林员的工作任务重、防灭火压力大,部分护林员选择了离开。但肯利小从未向镇、村发过半句‘牢骚’,只要镇、村里交待的工作,他都是默默的完成。”

近年来,福贡县委、县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构建了县级大队—乡级中队—村级小队—小组的四级护林员管理体系。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,面对家人,特别是妻子,却很愧疚。

因为我们(护林员)工作也比较忙,事情也比较多,护林员的人数也有点少,所以家里的媳妇和孩子上也照顾得很少,但是我媳妇和我儿子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。

翻开肯利小的巡山日志,密密麻麻记录了他的巡山护林实况,满版的内容,是一次次巡护的记载,更是他对护林工作的倾心付出。

截至2024年1月底,肯利小累计巡护里程达14400公里、巡护时长4320小时,平均巡护率达99.9%,先后120余次及时制止违规野外用火行为,70余次制止乱砍乱伐行为,10年来,在他的辖区内没有发生一起火警火情,没有一起违规砍伐林木的事情发生。

在平凡的岗位兢兢业业,足迹踏遍辖区境内每一座山头,肯利小成为了当地的“活地图”,护林员里的“代言人”“先锋员”。

福贡县融媒体中心 何舟 杨旭 和建芸 余福花 张盟报道 

排版:李玉花    责编:杨   旭   编审:刘文青


新闻热榜